12月7日是明日大雪节气。这个时节气候变化明显,迎大阳北寒流活跃 ,雪节线气温下降、气养降水增多 。生宜晒太北京老年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李金辉提醒读者 :此时要防风避寒,早睡注意保暖,晚起晚线警惕呼吸道传染病和心脑血管疾病 。防风图源:新华社避风寒 ,避寒北晚防疾病冬天“风寒”外邪是明日主要的致病因素 。北方的迎大阳北冬天多风多寒 ,大雪之后 ,雪节线时有降雨雪,气养气温明显降低 。生宜晒太李金辉提醒,早睡外出活动时,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 。室内暖气温度不宜过高,以免毛孔开泄,出汗多,外出更易着凉 ,不符合冬季闭藏的养生原则 。注意保持室内温度18到22摄氏度,湿度45%至65%为宜。此时是流行性感冒 、呼吸道感染、慢性支气管炎、支气管哮喘、过敏性鼻炎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时期 ,尤其是老年人,外出尤应注意防风防寒,注意保暖,出门戴好口罩。心脑血管病也是冬季多发疾病,此类患者外出应穿宽松的 、保暖效果好的衣服,既保暖又不影响血液循环 。平时适当运动,补充水分,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患病风险。畅情志 ,调心情大雪节气过后 ,天阴雾重扰心情、易忧郁。他提醒 ,在天晴无风的时候 ,可以多到室外晒晒太阳,易激发人体阳气 。多听听旋律明快的音乐 ,可改善情绪,振奋精神。可多吃些使人开心的食物,如香蕉、燕麦等 。调饮食,宜温润大雪时节,饮食应以温补为主。葱、姜、蒜有辛温散寒之效,做菜可酌情添加 。天气寒冷,饮食中能量要足够,以御严寒 。三餐要吃好 ,适宜吃面食、牛羊肉类 ,炖菜 、炒菜等热菜。“春夏养阳 ,秋冬养阴”,此时节也不要饮食过于温热,室内暖气温度不宜过高 ,以防伤阴。可多食用些柔软甘润的食物 ,如蜂蜜 、牛奶、鸡蛋、豆浆、芝麻 ,水果类如橘子、橙子等。偏于阴虚之人,易上火 、口干 、皮肤干燥、毛发干枯等,更应防燥护阴。可多喝温开水以补充水分,饭前饭后喝上一碗清淡的热汤粥,对于胃肠健康有益。适劳逸 ,勿作劳北方冬季的早晨易起雾霾,对人体健康不利 ,不宜到户外活动 。等到太阳出来后 ,空气的含氧量和温度慢慢增加 ,可到室外适度活动 ,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和耐寒力。运动以静态温和的有氧运动为主,以蕴养阳气 。如八段锦 、太极拳 、练气功、慢跑、散步等 。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 。运动时 ,要选择在向阳的地方进行 ,注意运动时的穿衣 ,既不能捂得严严实实活动不方便 ,也不能穿得太少,容易受寒 。运动前做好热身 ,量力而行,循序渐进。总之活动不宜剧烈 ,适度即可 。慎起居,待日光大雪之后,昼短夜长尤为明显。“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”是古人冬季的养生之道。人们应尽可能早睡晚起一些,睡觉时间不超过十一点,以保证充足睡眠。老年人可待日出之后起床,有利于阳气潜藏,阴精蓄积。临睡前可用热水洗脚,促进血液循环 ,利于入睡 。衣服要暖和贴身 ,以防外寒损伤阳气,引起腰背寒痛。外出注意保暖,保护好腰膝手足等易受寒部位。冬天室内有暖气,室温较高 ,应按时开窗通风,以清洁空气。李金辉推荐两个冬季养生小方法1.中药泡洗大雪时节,天寒地冻,常有手脚冰凉。中药泡洗具有疏通经络 ,温经散寒 ,活血通脉的作用,是秋冬季寒冷季节的较好的保健方法 。可选用当归、桂枝、艾叶 、干姜 、伸筋草、透骨草等草药,睡前泡脚。每日一次 ,时间20分钟 ,水温40℃左右即可。可温通经络,改善下肢循环 ,促进睡眠,对经常手脚冰凉,失眠的人群大有裨益 。2.山药莲藕排骨汤山药功效益气养阴、补脾肺肾 、固精止带 ,既是中药,也是美食,富含维生素B。莲藕可开胃健脾、增进食欲,促进消化。冬天吃莲藕对身体有很大好处 ,莲藕也是冬季常见的食材之一 ,鲜莲藕清热润肺炖莲藕健脾开胃 。酌加适量枸杞 、当归、黄芪、百合等炖排骨汤 ,可益气养阴、补益气血 、滋补五脏 ,尤宜于气阴两虚,气血虚弱 ,久病体虚者食用。大雪时节,此汤既可以补脾肾 ,收敛固涩 ,符合“冬宜闭藏”之道,又可“滋阴清热” ,符合“秋冬养阴”之道。为此时节食疗之佳品 。来源: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:孙乐琪举报/反馈